据加拿大统计局研究人员Feng Hou和Garnett Picot的最新报告,在过去25年中,新移民选择申请加拿大公民身份的比例下降了近40%,从1996年的74%降至如今的46%。尤其在2016至2021年这五年间,下降速度尤为显著!
这一下降趋势在部分群体中尤为明显,例如原本入籍率较高的中国移民中,现在只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申请公民身份。
报告指出,这一变化并未受到广泛关注,但却值得深入探究。
研究指出,导致入籍率下滑的原因错综复杂,不仅仅是疫情或技术性问题那么简单,以下是当前被普遍认同的十大原因:
1. 疫情影响明显,但不是全部
COVID-19期间导致的居住时间不足,确实影响了一部分人满足“过去五年中至少居住三年”的入籍要求。但研究强调,即便剔除疫情因素,2016至2021年间的下降仍为历史最快
2. 加拿大的“吸引力”下降
加拿大在过去十年的人均GDP增长表现平平,相较于过去提供的高薪机会,现在的经济优势不再明显。而一些表现强劲的国家如美国,对高技能移民的吸引力反而增强。许多技术型移民把加拿大当作“跳板”,最终目标是更高收入的美国。
3. 住房危机打击信心
房价持续高企被认为是移民放弃入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加拿大公民身份研究所的负责人指出,入籍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决策,而眼下民众对生活成本和居住条件的悲观情绪,影响了长期定居的意愿。
4. 加拿大身份“价值感”降低
许多政策调整也让部分人觉得加拿大公民身份“含金量”下降。
比如:
入籍仪式改为线上举行;
取消公共服务部门“优先雇佣公民”的政策;
长期居住海外的非居民公民也拥有投票权。
这些做法在部分移民看来,削弱了入籍的独特性。
5. 部分中国移民保留中国籍
对于中国移民来说,保留中国护照能继续在中国拥有财产、继承资产等权利,这让他们更倾向于维持永久居民身份,不愿放弃原国籍。
6. 无法保留双重国籍
一些国家(如中国和印度)不承认双重国籍,导致其国民在入籍加拿大时不得不放弃原国籍。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失去在原籍国的房产继承权、社会保障等福利。
7. 境外财富透明化加剧压力
自哈珀政府改革以来,加拿大对全球收入与资产申报要求日益严格。高净值人士在报税时面临更多压力,这也使得某些富裕移民对入籍持谨慎态度。
8. 公民身份被当作工具使用
一些移民顾问将加拿大护照视作旅行自由的“工具”,强调它能免签多个国家、可长期离境等优势。这种功利导向淡化了对国家归属感的培养。
9. 入籍费用偏高
入籍的申请费用对低收入家庭而言构成一定门槛。尽管加拿大政府曾多次讨论降低相关费用,但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。
10. 缺乏有力的鼓励机制
过去,加拿大鼓励新移民学习本国法律、历史和文化,并通过仪式感强烈的入籍典礼增强归属感。
现在,这类投入减少,部分移民也缺乏“融入感”和动力。
选择是否入籍加拿大,不仅取决于政策、经济环境和制度设计,更与个人生活规划、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密切相关。
您有移民的需求吗?欢迎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