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移民EB1A项目2024财年数据出炉!
✅ 通过率:72.23%
❌ 拒签率:约30%
这意味着什么?每10个人里,差不多有3个人被拒签!后台都炸了,大家纷纷私信问我:
“到底怎么准备材料,才能提高通过率?”
今天,加桥团队就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被拒的“坑”,以及你该怎么避开!
1
拒签真相一:材料权威性不足
美国移民官,最怕你“自嗨”!
举个反面例子:
申请人拿着县城电视台采访、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报道,硬说自己有“国家级影响力”?
结果:立马收到RFE(补件通知)。
正确打开方式:
强势证据 = 权威媒体 + 聚焦个人 + 可量化影响力
比如:
媒体发行量进入行业前20%(可查Alexa)
报道内容重点放在你个人的成就
提供原文链接+阅读/点赞/转发数据截图
实例参考:
北京李姐用《中国科学报》专访 + 知乎专业回答10万赞,14天火速获批!
2
拒签真相二:贡献力&影响力证据不足
EB1A核心标准:你在行业里,真的牛。不是看你有多少“证书”,而是你对行业的真实改变。
常见误区:
堆专利?移民官根本不感兴趣。
放几篇论文?没用,得有“实效”!
高能操作:
原创贡献 = 技术壁垒 + 商业转化 + 行业排名
实例参考:
上海王哥的智能灌溉专利👇
✔ 20家农业公司采购合同
✔ 节水效率报告
✔ 行业刊物排名推荐
这比空谈10个专利强100倍!
3
拒签真相三:材料定位混乱
移民申请不是人生履历表,而是专业定位报告书。
常见翻车操作:
“AI专家+网红餐厅主理人”双身份??移民官当场懵……
正确姿势:
主线明确!跨界经历当“加分项”用就行了~
实例参考:
杭州张教授
✔ 主攻医疗影像AI + 卫健委标准制定者
✔ 抖音百万科普博主 ➕ 科技传播影响力证明
结果:不但没减分,反而成亮点!
4
拒签真相四:虚假材料,直接封杀!
听信某些“包过中介”,用PS出来的《Nature》封面当材料?
移民局AI查重系统早就上线,连五年前的假资料都能扒出来!
已有案例:因材料造假,被终身禁止申请美国签证!
加桥建议:移民材料绝不能碰“假”的边,宁缺毋滥,实打实准备才是王道。
5
最后的话
虽然EB1A拒签率有30%,但真正因为材料专业、真实、系统被拒的,其实不到10%。
所以宝子们别怕!
只要
定位精准
材料真实
证据强硬
专业顾问辅导
杰出人才配额增加
抓住利好期
详情扫码咨询